众目睽睽之下,三位王庭君主被迫起身,随后悻悻的站在了指挥使的身旁。
他们输了。
输的很彻底。
他们自己也明白,这其中的利害关系。
很多事情不是他们可以左右的,就算继续赖在草原不走,就算今天可以逃过一劫,往后这个时代已经不属于他们了。
能远途奔袭几千里的神秘部队。
能将自己击杀于无形的远程火铳。
能颠覆原本草原统治的新政治体制。
能驱使所有草原裔民人心所向的文明。
煜国拥有的牌面随随便便就能把他们干掉,今天不死也是侥幸,与其继续在这里负隅顽抗,还不如去长安当人质,就算没了自由,起码还能苟延残喘。
按照大煜皇帝陈怀信的承诺,没有荣华富贵,起码还能衣食无忧。
“有劳指挥使了。”
随着三位君主一脸无奈的拱手,指挥使将他们带离了现场。
临别之际顺便交代了太子一些事。
“陛下说了,殿下此行做的不错,草原的一切安顿好了就可以班师回朝了。”
“莫负了此番造化。”
太子听闻有些发懵,但很快就反应过来。
“有劳大人了,多谢。”
“告辞。”
指挥使离去之后,太子便开始整顿接下来的局面,看向双方这么多的兵马,全部都聚集在这里也不是办法。
都是兄弟,同样都为草原的子民,又何必如此大动干戈?
“诸位!”
“风起了。”
“都是草原儿郎,该回家了。”
太子振臂一呼,瞬间很多人都为之而响应,在场的军队都开始大声欢呼了起来,包括站在对面的十万大军。
之前他们都是为了三大君主而战,想要建立军功,并且在草原扬名。
但是现在老大都被带去长安了。
他们也终于可以放下兵器,不再打仗了。
解决完这些之后太子再度启程,带着麾下之人出发去收复全部的草原部落。
他要把技术,改革,政治政策,全部送到遥远的草原南部。
只有这样才可以开展自己的下一步计划。
就如之前指挥使所说的那样,莫负了这场造化。
其他人可能听不明白。
但是他时刻都会牢记。
这是自己临行之前和父皇之间的约定。
……
“嘿,奇了怪了。”
“陈怀信到底什么意思?要把自己儿子留在草原放养?难不成以后也不管了?”
“是啊,当下草原之上的麻烦已经解决了。”
“还继续留在那里干什么?”
“是啊,难道说陈怀信实际上对储君不满?还是说另有意图?”
“不好说啊,个中缘由一定十分复杂。”
就在众人纷纷猜测的时候,王千禾轻轻咳嗽了一下,很明显他们都忘记了陈怀信最开始要在这草原之上布局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那就是将整个草原全部都笼络到煜国麾下。
而让那些草原的裔民从此以后也成为煜国的子民。
这个想法虽然有些唐突,但是如今的每一步都在向着如此目标最终前进。
“你们都忘了吗?”
“忘了当初陈怀信为什么要收留那些个草原之上的灾民进入长安城吗?”
此话一出,众人皆惊。
此时,他们才如梦初醒。
原来直到现在,太子还在努力践行着先前陈怀信所布局下来的大好形势。
只是如今的情况似乎有些超出他们的预料。
毕竟在太子的扶持下,一些个草原部落当中的新王出现了。
还有那些蛮族当中的首领。
也是从将军当中继任过来的。
这些人虽然对太子十分臣服,但是这其中的民族意识没有办法完全消除。
在他们看来,草原之上的人骨子里都有着桀骜不驯的性格,又怎么会轻而易举的同意成为他国子民?
并且将自己地盘上的主权交出去。
这种行为在他们那些解放天性的人看来,毫无疑问是为奴为婢。
在这样的背景下,太子还想要将草原部落全部归置于裕国麾下,这就有些铤而走险了。
也许闹到最后,双方不仅会不欢而散,还有可能结下梁子。
怎么看都有些不妥。
现在的上策就是让太子尽快返回煜国当中。
交代工作进度之后,再想办法用其他的政策进行渗透。
“王相。”
一旁的一位官员突然开口了。
“恕下官直言。”
“而今草原初定,这些兵马和官员虽然都为那煜国太子马首是瞻,但是要想想这些人的独立意识全
第432章君主谢幕,临别前的大会(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