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宁二年十月,秋高气爽。
旷野中,数百人弯腰挥镰,收割草料的场景一直延伸到天际。金色的阳光洒在田野上,将每个人的影子拉得老长。空气中弥漫着青草的清香,混合着泥土的芬芳。
卫忠直起酸痛的腰,抹了把额头的汗水。他的目光扫过四周忙碌的身影,粗布衣衫已经被汗水浸透,贴在后背上格外难受。远处,几只麻雀在新割过的草地上跳跃觅食,不时发出清脆的鸣叫。
“这样的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他低声自语,眼神中闪过一丝无奈。
这个时代的军士,大部分时间都在干农活。训练?那是贵族军队才有的待遇。普通世兵能吃饱肚子就不错了,哪还顾得上什么战斗力。
身旁传来一阵窸窸窣窣的声响,卫忠转头看去,只见几个年轻士兵正在偷偷摸摸地躲在草堆后面吃干粮。
“都起来!”卫忠沉声喝道,“现在偷懒,上了战场就得丢命!”
几个士兵慌忙站起,脸上带着几分羞愧。其中一个叫刘大的小伙子结结巴巴地解释:“队、队主,我们就是歇一会儿......”
卫忠叹了口气,语气缓和下来:“我知道累,但现在不努力,以后怎么活?去年讨伐慕容纶时,那些临时征调的壮丁,连刀都握不稳,结果呢?”
士兵们低下头,都知道那场战役中死伤无数。完全不用出力种地的,也就金陵禁卫军中的那些募兵。他们整日操练杀人技艺,一人配三匹战马,全副武装。
突然,一声痛呼打断了卫忠的思绪。
“啊!”
他循声望去,只见一个少年正捂着脚踝蹲在地上。殷红的血迹从指缝中渗出,在泥土上晕开一朵暗红的花。
“孙三!”卫忠三步并作两步冲了过去,“怎么回事?”
少年疼得脸色发白,豆大的汗珠从额头滚落:“不小心......”
卫忠蹲下身查看伤势,镰刀在少年的脚踝处划开一道口子,虽然不深,但血流不止。他赶紧取下水囊,仔细清洗伤口。
“忍着点。”卫忠一边包扎一边说道,“以后要当心,割草也要讲究技巧。”
“对不起,队主......”少年咬着嘴唇,眼圈发红。
卫忠拍拍他的肩膀:“没事,你先去树下休息。小赵、阿禄,你们两个陪着他。”
“可是,草料还没收完......”孙三怯生生地说。
“去吧,让他们陪着你。”卫忠朝另外两个少年招手,“都是自家兄弟,互相帮衬是应该的。”
看着三个少年远去的背影,卫忠提高嗓门对其他人说:“记住,我们是一个整体!不管是割草还是上阵杀敌,都要互相照应,谁都不能掉队!”
话音未落,他已弯腰挥镰,动作比之前更快。其他人虽然不太明白,但看到队主如此卖力,也都加快了速度。
午后的阳光愈发毒辣,汗水顺着脸颊滑落,打湿了衣襟。卫忠的手掌已经磨出了血泡,但他依旧保持着稳定的节奏。
“队主,歇会儿吧。”有人劝道。
卫忠摇摇头:“不用,趁着天气好,多干点。”
远处传来一阵马蹄声,几个骑士策马而来。为首的是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穿着绣金线的锦袍,腰间佩剑,一看就是贵族子弟。
“这是今年的新兵?”年轻人勒住马缰,居高临下地问道。
卫忠直起身,拱手行礼:“回大人的话,正是。”
年轻人打量了一下众人,嘴角露出一丝不屑:“就这些泥腿子,也配当兵?”
卫忠握紧了镰刀柄,指节发白,但脸上依然保持着恭敬的表情:“大人说得是,我们会努力训练。”
“训练?”年轻人哈哈大笑,“就你们这样的,还是老老实实种地吧!”说完一甩马鞭,扬长而去。
众人看着远去的马队,脸上都露出愤愤不平的神色。
“别想那么多。”卫忠说道,“做好自己的事就行。”
可他的眼底,却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
直到夕阳西下,一天的劳作才告一段落。卫忠站在路边,看着庄们将草料捆扎堆放。暮色中,每个人都显得疲惫不堪。
一位白发老者正在忙活,卫忠走过去帮忙。
“老丈辛苦了。”
“习惯了。”老者咧嘴一笑,露出几颗泛黄的牙齿,“不干活就没饭吃啊。”
“年年打仗,种出来的粮食还不够吃,何必呢?”卫忠叹息道。
老者停下手中的活计,目光悠远:“这是祖辈传下来的地,不管谁来了,我们都要种。就算一年比一年收成少,也得种下去......”
卫忠默然。简单的话语中,蕴含着一种不屈的力量。正是这种力量,支撑着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一次次从苦难中站起。
天色渐暗,别园内。
韦昂正带人清点草料,一边与友人单护闲聊。油灯的光芒在风中摇曳,照亮了他疲惫的面容
第四章 金秋下的坚守(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