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忠站起身,拍了拍膝盖上的尘土。他心中暗笑,这场所谓的“出巡”不过是慕容震的又一次把戏罢了。远处传来百姓的欢呼声,却显得格外的虚假。
队伍继续前行,沿途的百姓纷纷跪地叩首。卫忠注意到,有几个老人眼中闪过泪光,不知是感动还是悲凉。
“这些百姓...”钱珍欲言又止。
韦昂摆了摆手:“回营吧,有些话不该在这里说。”
回到营中,韦昂的神色变得凝重。他让亲兵关好门窗,这才开口:“欧阳贾已败,刘刚大军即将抵达金陵。”
“什么?”钱珍惊呼出声,随即意识到失态,连忙捂住嘴巴。
卫忠皱眉思索片刻:“都护,营中还有些猪羊,不如宰了犒赏三军?士气为重。”
“你小子倒是懂得兵家之道。”韦昂赞许地点点头,“去安排吧。”
钱珍这时插嘴问道:“今日奉帝出巡,莫非是要迁都?”
韦昂轻蔑地笑了笑:“卫忠就不会问这种话。”
“大都督此举,怕是要为出征做准备。”卫忠接话道,“用天子震慑敌军,确实是个好办法。”
“不错。”韦昂意味深长地看了眼钱珍,“去岁诛杀吴王时,大都督就是这般用天子做挡箭牌。如今故技重施,无非是想借天子之威,震慑来犯之敌。”
钱珍听得目瞪口呆,脸上的表情精彩纷呈。
“你们...”他张了张嘴,却不知该说什么。
韦昂叹了口气:“杨都尉,军中向来是实力为尊。刘刚那厮凶残成性,长安已经开始吃人了。到时候,跪地求饶可救不了你的命。”
钱珍闻言脸色煞白,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他想起了那些关于刘刚的传闻,不由得打了个寒颤。
“去准备吧。”韦昂挥了挥手,“今晚让将士们好好吃一顿。”
卫忠领命而去,穿过营地时,他看到士兵们正在擦拭兵器。刀光剑影中,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凝重的表情。
夜幕降临,金陵城外。
火把连成一片,照亮了行军的队伍。士兵们脚步轻快,辎重车上堆满了各式物品,看起来像是凯旋而归的胜利之师。但仔细看去,那些物品中有不少是从百姓家中抢掠而来的。
刘刚正在路边的草亭中休息,手里拿着一块血腥的肉干,脸上挂着狰狞的笑容。火光映照下,他的面容显得格外可怖。
“都督,前锋已到万宝坡,未见敌军!”斥候飞马来报。
“好!”刘刚眼神中透出一丝狠厉,“占据玉泉,截断水源!”
他站起身来,望着漆黑的夜空,嘴角勾起一抹残忍的笑意:“连夜赶路,明早我要看到金陵城头!”
营地里,士兵们正在享用着难得的美食。肉香四溢,觥筹交错,似乎要将即将到来的血战抛之脑后。
卫忠独自坐在角落,看着眼前的酒杯。杯中酒水映照着火光,如同即将流淌的鲜血。他知道,明天这个时候,或许很多人就已经长眠于此。
“在想什么?”韦昂不知何时走了过来。
“都护。”卫忠起身行礼。
“坐吧。”韦昂在他对面坐下,“你觉得明天我们能守住金陵吗?”
卫忠沉默片刻:“城高墙厚,粮草充足,只要士气不散,未必没有胜算。”
“哈哈。”韦昂笑了,“说得好,可惜...”他没有说下去,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卫忠明白他的意思。金陵城中权贵众多,各怀鬼胎。一旦战事不利,必定会有人率先投降。到时候,再坚固的城墙也无用。
“都护,不如...”卫忠欲言又止。
韦昂摇摇头:“该来的总会来。你小子机灵,记住,活着最重要。”
卫忠心中一震,明白这是韦昂在提醒他。
夜色渐深,营地里的喧闹声渐渐平息。卫忠站在城头,远远望着敌军的火把。秋风吹过,带来一丝凉意。
他想起白天看到的那些场景:威严的天子,美丽的皇后,跪伏的百姓,还有那些虚假的欢呼。这一切都像是一场荒诞的戏剧,而他们都是戏中人。
城中灯火阑珊,却没有人能安然入睡。每个人都知道,明天的太阳升起时,金陵将迎来一场血雨腥风。
而这,不过是乱世的开始。
远处传来了野狗的嚎叫声,仿佛在为即将到来的杀戮奏响前奏曲。卫忠握紧了腰间的刀柄,他知道,接下来的战斗将会异常惨烈。
城内的某个角落,一个黑影悄悄溜出府邸,消失在黑暗中。叛徒永远都不会缺席,这就是人性。
皇宫深处,柳献芳独自站在窗前,望着满天繁星。她那张绝美的面容上看不出任何表情,只是轻轻叹了口气。
慕容震的府邸中灯火通明,幕僚们正在紧急商议。有人主张死守,有人建议投降,更有人提议携带天子突围。争论声此起彼伏,却没有人能拿出一个完美的方案。
钱珍蜷缩在床上,瑟瑟发抖。他后
第二十五章 血火前夕(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