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剑指金陵:乱世权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十九章 乱世求存:卫都尉的抉择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回到明德堂时,灯火通明,众人翘首以待。庭院里挂满了灯笼,照得四周一片明亮。

    “都尉威武!”欢呼声此起彼伏,连远处的树梢都似乎在随着欢呼声摇晃。

    “都准备好热水和伤药了吗?给儿郎们处理伤势。”卫忠吩咐道,“轻伤的简单包扎,重伤的立即送医馆。”

    陈燕儿为他清洗伤口时,学生们围在身边,眼中含泪。有人看到卫忠身上的伤痕,忍不住抽泣起来。

    “别哭。”卫忠笑道,“习武之人,刀枪无眼,受伤在所难免。比起你们能安心读书习武,这点伤算什么?”

    “卫师......”有学生想说什么,却哽咽得说不出话来。

    “男儿有泪不轻弹!”卫忠正色道,“若真想报答为师,就在学业武艺上勤加苦练。将来有朝一日,也能为国效力。”

    “谨遵师命!”学生们齐声应道,声音洪亮。

    角落里,一个锦袍青年默默注视着这一幕,眼中闪过异色。他看着卫忠被众人环绕的样子,不知在想些什么。

    夜深了,明德堂渐渐安静下来。卫忠站在院子里,望着满天繁星。今天的胜利来之不易,但他知道,这只是开始。更艰难的战斗还在后面,他必须时刻保持警惕。

    “卫都尉,洛川宗辉有礼了。”

    一个青年男子躬身行礼,举手投足间带着几分书生气。他身着一袭青衫,虽然料子普通,但整洁得体,显然是个注重仪表的人。

    卫忠微微一愣,随即还了一礼。目光在对方身上停留了片刻,心中暗自思量。这些年来,向他行礼的士人屈指可数,除了韦昂和裴护,眼前这位宗辉算是第三个。

    春日的阳光透过树梢洒落下来,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远处传来士兵操练的喊声,偶尔夹杂着几声鸟鸣。

    “都尉可否行个方便?”宗辉开门见山,声音不卑不亢。

    卫忠打量了他一眼,点头道:“请随我来。”

    他带着宗辉来到西墙根下的凉亭。孙守信默契地扛着重剑,在凉亭外守着。春风拂过,带来一阵清新的草木香气。

    “我们见过?”卫忠递给宗辉一个蒲团,自己也在对面坐下。

    “去岁在下劈柴时,都尉路过。”宗辉接过蒲团,语气中带着一丝自嘲。

    “原来如此。”卫忠眼中闪过一丝了然,“不知宗君竟是名门之后。”

    宗辉苦笑着摇了摇头:“不过是借住在人家屋檐下,算不得什么名门。”

    他简单说了说家世。洛川宗马氏虽然源远流长,但他这一支早已没落。如今寄居在族人宗谦的别院,连个像样的宅子都没有。说话间,他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衣袖,显示出内心的不安。

    卫忠听着,目光若有所思。这宗马家虽说是支脉,但好歹还有护院部曲。若是回到洛川老家,一般豪强也比不上他们。更何况还能借用主家的门第,在郡中也能评个四品。

    凉亭外,几只麻雀在地上跳跃觅食,不时发出清脆的叫声。远处传来士兵操练的号角声,悠长而苍凉。

    “阁下寻我有何贵干?”卫忠直视对方的眼睛。

    宗辉略显紧张地咽了口唾沫:“实不相瞒,想请都尉放还我家部曲。他们追杀逃敌时被编入军中,如今回不得家了。”

    卫忠心中暗笑。这种精壮劳力,在当前局势下,怎可能轻易放走?

    “宗君何不去找韦幢主?”他故意试探道。

    “只要都尉应允,幢主肯定不会有意见。”宗辉的语气中带着几分笃定。

    卫忠仔细打量着眼前的年轻人。皮肤白皙,眉目清秀,但眼神中透着几分精明。这样的人,不会不明白眼下的形势。

    “实不相瞒,”卫忠站起身,在凉亭内来回踱步,“想让我放他们走门都没有。大都督已下令征发豪门僮仆舂米,事已至此,你说该如何?”

    宗辉脸色骤变,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他明白,人是要不回来了。这乱世之中,武人的胆子都大了起来。万一把他们给得罪了,杀人灭口的事也不是没有。

    “宗君不如听我一言,”卫忠停下脚步,“可邀亲朋带着部曲来明德堂暂居。这里地方大,住处不愁。要是带来的壮丁人数不少,我可以帮你们安排上等的住处。”

    “形势当真如此危急?”宗辉的声音有些发颤。

    “成都、河间二王带着三十万大军而来,你说呢?”

    宗辉沉默片刻,拱手一礼,转身离去。他的背影略显萧索,衣袂在春风中轻轻飘动。

    卫忠望着他的背影,若有所思。这样的人才,若能为己所用,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夜色渐深,营地里升起袅袅炊烟。士兵们三三两两围坐在篝火旁,低声说着话。偶尔传来几声凄厉的惨叫,那是马猛正在拷问俘虏。

    卫忠坐在帐中,一边喝着热气腾腾的肉汤,一边思考着今日的种种。案几上摆着几份战报,烛光在纸面上跳动,映出密密麻麻的字迹。

    “都尉。”张远

第二十九章 乱世求存:卫都尉的抉择(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