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剑指金陵:乱世权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七十二章 遣散烂兵,重新招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回到府邸后,韦昂和宗辉随后而至。府中下人忙着端茶倒水,院子里的石榴树上,知了正在不知疲倦地鸣叫。

    不多时,卫昭也找了个由头来访。他脸上带着些许疲惫,显然这些日子也不太平静。

    “魏纶今日向我请教......”韦昂刚坐下便开口说道,语气中带着几分无奈。

    “让他把那些烂兵全部遣散。”卫忠直截了当地打断道,“现在重新招募还来得及。城外有不少溃兵可用,山林中的贼寇也是不错的选择。”

    宗辉和卫昭对视一眼,虽然没有说话,但从他们的表情可以看出,对卫忠的建议颇为认同。

    “那些市井之徒确实不堪大用。”韦昂摇头叹气,手指无意识地敲打着桌面,“不过魏纶未必舍得放弃这些训练了五个月的兵。”

    “今日的表现你也看到了。”卫忠冷笑一声,“那些商贩、奴仆,遇到真正的战事只会一哄而散。与其到时候添乱,不如趁早换人。”

    院子里的风铃被微风吹动,发出清脆的声响。一只麻雀落在窗台上,歪着头打量着屋内的几人。

    “对了,太尉已允我督守金陵。”韦昂突然转移话题,语气中带着几分试探。

    卫忠立刻来了兴趣,放下手中的茶杯:“留守兵力如何?”

    “天国军三千人是肯定的,其他可能还有几千。”韦昂苦笑道,“不过要么是新兵,要么不听调遣。”

    “依我之见,能守则守,不能守就退守玉垣城。”卫忠沉吟片刻后说道,“玉垣城防御坚固,物资充足,还有水井,只要准备充分,完全可以长期坚守。”

    “玉垣城确实是个选择。”韦昂若有所思,手指轻轻摩挲着茶杯边缘,“但如果太尉败了,我们岂不是自投死路?”

    “那你说该怎么办?总不能不战而逃吧?”

    宗辉和卫昭的表情有些不自然。作为世家子,他们确实可以选择逃走,但这意味着前期的努力将付诸东流。更重要的是,一旦逃走,就等于放弃了在金陵经营多年的基业。

    屋外的蝉鸣声越发响亮,仿佛在嘲笑众人的犹豫不决。

    “北伐若胜自然最好。”韦昂分析道,“就算败了,刘刚也未必敢轻易进攻金陵。到时候或许还能重新推举新主。”

    卫忠注意到宗辉和卫昭对这番话并无异议,看来这就是士族的处世之道。永远给自己留条退路,永远不把所有筹码压在一处。

    “太尉应该不会有事。”卫忠说道,语气中带着几分笃定。

    “你为何如此肯定?”宗辉忍不住问道,眼中闪过一丝疑惑。

    卫忠一时语塞。他总不能说这是历史的必然吧?那样只会让人觉得他疯了。

    “太尉身边备了二十多匹快马,真到危急时刻,总能脱身。”他含糊其辞地应付过去。

    “你们的家眷,必要时都要迁入玉垣城。”卫忠转移话题道,“这事不能等。”

    “那军需物资也要提前准备。”卫昭提醒道,“粮草、器械、药材,一样都不能少。”

    “这事还是要朝廷出面。”卫忠说,“私下准备太引人注目。”

    “那韩飞怎么办?”卫昭有些担忧,“他手下可有数万人马。若是趁机作乱...”

    “两万金陵卫,足以应付。”卫忠笑道,“若连韩飞都对付不了,这北伐还提它干啥?”

    几人又商议了一些细节。天色渐晚,宗辉和卫昭告辞离去。

    卫忠站在院中,望着渐渐暗下来的天空。夏日的暑气终于消退,晚风吹来,带着几分凉意。

    几日后,韦昂召集卫忠等人,宣读了太尉的密令。七月初六,将是行动之日。

    卫忠听完密令,心中五味杂陈。他知道,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军事行动,更关系到金陵的命运。如果处理不好,后果不堪设想。

    夜深人静时,卫忠独自站在府邸的高楼上。远处的玉垣城在月光下若隐若现,像一头蛰伏的巨兽。城墙上的更夫敲着梆子,声音在夜空中回荡。

    他知道,接下来的日子不会太平。但无论如何,他都必须做好准备。不为别的,只为了在乱世中活下去。

    天边泛起鱼肚白时,卫忠终于回到房中。他躺在床上,听着院子里传来的鸟鸣声,思绪万千。

    七月初六,这个日子,或许会改变很多人的命运。但在那之前,还有很多事情需要准备。

    七月的金陵,热浪滚滚。骄阳似火,蒸腾的热气让城中的街道都显得有些扭曲。

    南海王慕容翔最近很是悠闲,带着幕僚们整日游山玩水,吟诗作赋。他的府邸内,觥筹交错,丝竹悠扬,一派歌舞升平的景象。

    “大王近来雅兴颇高啊。”一名幕僚捧着酒杯,笑着说道。

    慕容翔轻摇折扇,慵懒地靠在软榻上,“这金陵的夏日,就该这般过。”

    京中的名士雅集也多了起来,一首首诗词在坊间传唱。茶肆酒楼里,文人墨谈笑风生,丝毫看不出战事将起的紧张气氛。

 

第七十二章 遣散烂兵,重新招募(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