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下午,赵四海提前回家换了一身中山装。
昨天晚上,王主任可能怕出什么差错,特意来找了他一趟,告诉他,今天要带他去见一个特别领导,让他收拾一下。
为了给领导留个好印象,昨天赵四海去洗了个澡,刮了一下脸。
跟王主任去往东城区了路上,王主任回头看了赵四海几次。
主要是王主任感觉赵四海现在比她更像领导。
虽然外面闹饥荒,但是赵四海凭借着系统农场,那是一点没饿着,鸡鸭鹅也是经常吃,就是偷偷吃而已,毕竟院里禽兽太多,让他们惦记就不好了。
当然了,即使偷偷吃,也被院子里的禽兽惦记上了,院子里现在的人基本上都是饿的皮包骨,只有傻柱跟赵四海两家没什么变化。
现在院里不少人都后悔自己当初没有选择当厨师。
很快两人来到了东城区政府办公楼,这是一栋三层的小洋楼,建国前是一个富商的办公地点,后来捐献给政府了。
下了自行车,王主任就开始提醒赵四海:“四海,一会见的是咱们整个东城区的一把手,你说话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点。”
赵四海点点头,不过也没太在意,他就是个厨子,这个领导应该不会为难他。
二人进了办公楼,直接上了三楼,王主任整理了一下衣服,轻轻敲了一下门。
砰砰砰
敲完门,就听里面传来了一个很有磁性的声音:“进来。”
王主任带着赵四海走了进去,一进门,王主任就露出了赵四海从来没见过的笑容。
怎么形容呢!就是有点谄媚,还有点敬佩,还有那么一丝丝的勾引的意思。
赵四海侧头看了一眼王主任,感觉这个王主任让她很陌生,他第一次看见王主任有这样的神情。
现在的王主任三十多岁,看上去虽然不是特别漂亮,但是也说的过去,最主要王主任身上有一种让男人想要征服的欲望。
“向区长,赵四海我给你带来了。”
向区长没有抬头,而是继续处理文件:“你们先坐吧!等我一会儿,我先把这份文件处理完。”
“好的,您先忙,我们不着急。”
王主任说完就拉着赵四海来到一旁坐下。
赵四海打量了一下这个向区长,五十多岁的年纪,有点轻微的地中海,鹰勾鼻子,还有双下巴。
现在饭都吃不饱,还能有双下巴,还真是一件很稀奇的事情。
看到王主任看向区长的眼神,赵四海觉得这俩货肯定有事,因为王主任看向区长的眼神都要拉丝了。
赵四海现在有点可怜王主任的老公了,这绿帽子太大太绿了。
王主任的老公是一个领导的秘书,经常不在家。
看来王主任跟刘岚的情况差不多,都是别人的姘头。
赵四海想了想原著,起风那十年,王主任过的也非常滋润,很有可能就是跟对了人,这才没有收到波及。
一瞬间,赵四海想明白了很多事情。
第一就是大风过后为什么王主任可以调往区里工作。(阎埠贵捡垃圾那集就有提到过,王主任当时说的是我们区里,而不是我们街道办,就很能说明问题)
第二就是为什么原著里,王主任把九十五号大院管理成那个德行,还能升职的原因了。
原著里的九十五号大院,可以说是:
东厢孔雀空对镜,
徒染翎羽不染晴。
西厢老鸹梳冠翎,
腐肉香中嗅功名。
北屋鹌鹑藏铁爪,
笑看鹌鹑斗不停。
南院鹭鸶衔鱼腥,
腥风裹入太液冰。
檐下鸽子磨白羽,
啄破云影补牢笼。
墙头鹁鸽抖霜翎,
寒露滴穿铜鼎钟。
最是五更鸡乱叫,
满院冠带啄明星。
金乌未起血未冷,
已把天河当尿瓶。
简单来说就是《满院禽兽》。
十几分钟后,向区长处理好了手里的文件。
向区长从办公桌后走了出来,来到赵四海跟王主任跟前,还热情的伸出了手。
“你好!我是向光明,刚才有点忙,怠慢了啊!”
赵四海伸出双手,很谦逊的说道:“向区长,您这是说的哪里话,您要负责整个东城区人民的吃喝拉撒,我等您也是应该的。”
无论这个向区长是什么类型的人,都跟他没关系,说不定就是自己看错了呢!所以说的话让人很舒服!
哈哈哈哈
“小王没说错,真是个不错的年轻人,坐吧!叫你来也没什么事,我就是看看南锣鼓巷连续两年获得“先进个人”的人是谁,今天一见果然没有让我失望。”
“哪里哪里,我就是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当不得您的夸奖。”
哈
第 124 章 向光明(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