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红楼兵圣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2章 要闹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江边,大浪滔滔。

    浪涛一阵阵拍打巨石,连绵不绝,永不停歇,令人窒息。

    “将军不必生气,那位兄弟没有做错,换成是属下,属下也会这么做的。”浪声之中,因为自家将军久久出神,陪在将军身边的亲卫忍不住出声安慰。

    另外一人牵着三匹马的缰绳,远远呆着,避免马儿畏惧江水威势而受惊。

    王信知道属下误会了自己,自己并没有生气先前庙中自家士兵丢了王家军的面子。

    自己一手创建的王家军,王信知道自家士兵的本事。

    大多数是目不识丁的矿工。

    王信最佩服的人有两个,分别是岳飞和戚继光。

    百战百胜的将军有很多,王信最佩服的并不是岳飞抗金的功绩,也不是戚继光善者者无赫赫之功的本事,而是两人的治军之严。

    一句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

    这是人类最伟大的军魂,起码在古代如此。

    很多豪杰与事迹,在如此伟大的军魂面前不值一提。

    戚家军在岭南时,常常露宿野外,所过之处不折一草一木,就算路边最便宜的瓜果蔬菜,也必定掏钱购买,并不限一地,所以东南广为流传戚继光的童谣。

    从古至今,百姓所爱戴的并不会有变化。

    所以王信专门学习过关于岳飞与戚继光的故事,特别是戚继光的兵法,因为戚继光留下了详细的军事宝典,总结了南方的战术,北方的战术,各种先进的军事知识。

    学的时候只是佩服。

    如今学以致用,王信从佩服到崇拜。

    比如其中戚继光在南方抗倭时总结的军事方法。

    因地制宜,鸳鸯阵就是戚继光考虑国内兵源素质不如倭国的职业武士,所以才创建的鸳鸯阵。

    一批从来没扛过枪的老百姓,只要敢上战场打倭寇,认真按照鸳鸯阵操练几个月,就能碾压倭国的职业武士,这才是鸳鸯阵最厉害的地方。

    几个月的培训就能打败别人一生的职业。

    所以王家军的士兵并没有三头六臂。

    当然,王家军里也有厉害的,比如身边这位出身少林的僧兵,前些年被征调东南平倭,后遭大败,大多数僧兵失望而归,也有少部分僧兵选择留下。

    “刘通,你这些日子跟着我东奔西跑,想必有些事已经猜到了。”

    王信转过身,看向身边手能裂石的大汉。

    刘通一身劲服,方便他行动,头上半茬头发,已经长到耳边,像个锅盖似的。

    “属下只是没想到会这么快。”

    刘通神情低落。

    王信笑了。

    刘通这句话的背后,也有对自己的能力的认可,和尚拍人马屁果然与众不同,格外令人舒爽。

    “等王家军解散了,你也回庙里去吧。”

    刘通想了想,然后问道:“属下已经还俗,没有家,将军去京城,难道不要属下?属下原想着要跟随将军去京城。”

    王信摇了摇头。

    “我当然希望留你在身边,只是我不愿意浪费你的能力。”

    “你既然已经还俗,跟了我又一年有余,身上攒了不少钱,如果你想过安生日子,那就娶门媳妇好好过日子,其余不必再提。”

    “如果打算继续从军,你跟我去京城没啥机会立功,我更希望你留在东南,在东南好好抗倭吧,以你的本事,不愁去处。”

    王信不想现在抗拒朝廷。

    何况朝廷给的诱饵又足,自己去京城按部就班,小日子过得和美,拒绝才是奇怪。

    顺势而为对自己反而是最有利的。

    汤平贺宽对自己忠心耿耿,还有眼前的刘通,王信用了一个名额绑定,显示的同样是忠心耿耿,现在解除了绑定,需要冷却一个月的时间。

    林如海虽然是巡盐御史,身份高贵,但也不至于在扬州一手遮天。

    可林如海在东南的确举足轻重。

    因为林如海不是一个人。

    他背后不光有四大家族,还有他的恩师同门同窗。

    汤平贺宽,眼前的刘通,包括整个王家军出身的将领,王信希望这些人都能出头,毕竟自己挑选出来的可都是忠义之人。

    这才是自己最大的本钱。

    军阀。

    时间对自己是有利的。

    最坏的结果,就算自己在京城什么也不做,当一个安乐将军,有这些将领成长起来,自己的日子也会更安稳,何况自己在京城也能继续培养忠心自己的人。

    这样一个凝聚力超级强的势力,想想都安心。

    也对得起朝廷,对得起自己的官身。

    唯独老百姓。

    老百姓越感恩戴德,王信越觉得羞愧。

    刘通面色复杂。

    将军的军权都被夺走了,结果将军心里仍然想着老百姓们,刘通红着眼,“将军请放心,刘通愿意留在东南抗倭。”

第12章 要闹事(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