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社牛崽崽带娇软亲妈去随军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9章 我会保护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关家。

    关弘毅收到手底下的汇报信,展开一瞧。

    上面只有一行字——

    经检验,姜宁宁作风硬过鞍钢的轧钢辊,觉悟高过珠峰顶上的五星红旗。

    关弘毅左瞧右看,甚至都怀疑是不是有隐形药水,拿起密信在蜡烛上烘烤老半天。

    结果,还是只有这句红的惊人的一句话。

    气的他抄起桌上茶杯砸在地面,“两个蠢货!难道不会变通吗?在薛老后天登岛前,我要看到那三个母子下狱。”

    十分钟后。

    接到死命令的两探子蔫头耷脑,简单商量过后,决定亲自上,干票大的。

    -

    一路再无波澜,姜宁宁顺利回到家。

    朱长光动作极快,小山堆般的生蚝已经撬开大半。

    厨房里帮忙看火的两只小团子跑出来,争先恐后地说:“妈妈,刚才蔡婆婆来找你。”

    “她还送来一碟子梅花糕,香香软软还黏糊糊的。我们不是不等妈妈故意先偷吃的,是蔡奶奶非要掰一块给我和妹妹。”

    满满转身跑回屋,捧着盘子返回,“妈妈你快尝尝,可好吃了。”

    蔡婆子手巧,糕点真就做成梅花的样子,精致小巧,一口就一个。

    在两团子期待的眼神中,姜宁宁拿起一块放入口中,香甜的味道弥漫开来,是红糖专属的味道。

    “你们分着吃吧,别吃太多小心积食,记得分给长光叔叔。”

    两团子小奶音甜甜的应了下来。

    姜宁宁提着篮子进了厨房,先提起印有牡丹图案的保温瓶,倒出热水在水盆里,打湿毛巾擦拭掉脸上黏腻的热汗。

    整个人重新变得清清爽爽起来,才开始准备吊高汤。

    照例先让朱长光帮忙剁成几截,再焯水去掉骨头上残留的血沫。

    接下来的步骤非常重要,油热翻炒筒骨直到略微黄色,炒出油香味,倒入滚烫的热水大火炖十分钟。

    最后炖料(大葱、两颗八角,适量花椒,两片香叶),倒入一点白酒(白酒比料酒味香,酒精高温会蒸发),再把先前烤好的瑶柱放一些进去,关上锅盖慢慢焖煮。

    汤底备好了,姜宁宁接着准备和面。

    这是个大工程。

    津城同样喜好面食,身为地地道道的北方人,做面食是刻进基因里的天赋。

    这副身体没什么力气,偏偏和面极其讲究功夫,面团揉不好,擀出来的鲜面条就不劲道。

    正苦恼间,一抬头就看见站在门口的霍东临。

    “你中午下班了?”

    霍东临轻“嗯”一声,摘下帽子挂在旁边架子,边卷起袖子边走上前来帮忙。

    卷起的军装袖口下,小臂青筋像潜伏的河脉在麦色皮肤下游走。

    带枪茧的虎口卡住陶盆边沿:“要做馒头还是面条,我来揉面吧。”

    “中午擀面条吃。”

    “你行吗?”

    在姜宁宁印象中,霍家男人从不进厨房。

    尤其是霍父,把男主外女主内的封建思想刻进骨子里,父子俩都是油瓶倒了不会扶一下,认为那是女人该干的活。

    虚伪的是,田翠芬忙里忙外,每日依旧也要出去上班赚钱养家。

    霍东临剑眉扬起,从袋子里舀了三大碗面粉出来,加冷水进去揉,没用酵母粉,这样揉出来的是死面。

    死面的特点是面质筋道,口感厚实。

    那双黑眸就像是丈量的尺子,水分毫不差,不像其他人一边加水一边又加面,眨眼间面团渐渐光滑起来。

    姜宁宁数着面盆边沿被掐出的半月形指印,突然发现霍东临揉面的手势带着奇特的韵律。

    三推一折,掌心压着面团的力道让老榆木案板都在震颤,倒像是给迫击炮校准角度。

    空气里发酵的面香,仿佛都混进一丝若有似无的硝烟味。

    她有些好笑地问:“在炊事班练的?”

    霍东临腕骨猛地一旋,面团#34啪#34地甩在案板上:“新兵蛋子头个月都要喂猪。”

    汗珠顺着喉结滚进领口,他卷起的袖管已经湿透,像是想到什么,那双黑眸蓦然变沉。

    其实是小时候肚子饿狠了,就学会了。

    田翠芬那时候带着弟弟建军去上班,忙起来有时候不管他。

    家里没有饭吃,霍东临搬起凳子摆在灶台前,自己煮红薯土豆吃。

    经常吃红薯的人都知道,吃多了胃里反而烧的慌,但不吃饿的胃酸返流。

    等再长大一些,他就开始尝试煮饭做面团。

    刚开始做的一塌糊涂,田翠芬觉得他在玩粮食,没少揍他。

    还是隔壁马婶看不过眼,私底下偷偷传授不少技巧……

    万般回忆笼罩在心头,在霍东临那张冷峻的面庞上没有丝毫倾泻出来,他利落地给面盆蒙上湿布醒一会儿。

    然后走到墙角拿起柴刀和一截圆木

第39章 我会保护你(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