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开装!
孟寻洲敏锐地看了妻子一眼,没有说话。
等吃完早饭后,他才回到屋里,握住徐应怜的手:“你在担心徐秀?”
徐应怜咬着嘴唇点点头:“我总觉得她会做些什么。”
“她现在在劳改农场,离我们很远。”孟寻洲安慰道,“而且她现在什么都不是,伤害不了我们。”
徐应怜靠在丈夫肩上,轻声说:“寻洲,有时候我会想,如果当初我没有……”
“没有揭穿她的勾当?”孟寻洲接过话头,“那现在受苦的就是你了。应怜,你不欠她什么。”
徐应怜摸摸肚子,没有回答
“我去卫生院给你拿点安神的药。”孟寻洲穿上外套,“你在家休息,别胡思乱想。”
徐应怜点点头,送丈夫出门。她站在院子里,看着初春的新绿,突然感到一阵疲惫。
与此同时,徐秀正在农场图书室里接待一群来劳动的知青。她穿着整洁的蓝布衣裳,头发梳得一丝不苟,看起来完全不像个劳改犯。
“同学们好,我是这里的图书管理员徐老师。”她温和地笑着,给知青们介绍图书分类,“劳动之余也要学习,知识就是力量。”
知青们崇拜地看着她,没人知道这个和蔼可亲的“老师”其实是个劳改犯。徐秀的目光扫过每个知青的脸,心里盘算着如何利用这次机会。
机会来得比她想象的快。中午休息时,一个女知青留在图书室看书。徐秀注意到她身上穿的衣服,正是关雪悠所在的知青点。
“同.志,怎么不去吃饭?”徐秀走过去,亲切地问道。
女知青抬起头:“我不饿,想多看会儿书。”
徐秀在她身边坐下,假装不经意地问:“你是哪个知青点?我有个老乡也在你们知青点,叫关雪悠,你认识吗?”
女知青的眼睛一下子亮了:“关雪悠?她是我同屋的知青!今天她也来了,在菜地那边劳动呢!”
徐秀心跳加速,但面上不显:“这么巧啊。”
她故作伤感地低下头,“可惜我现在这样,也没脸见他们。”
“徐老师,你怎么了?”女知青关切地问。
徐秀摇摇头,挤出一滴眼泪:“没什么,就是想起以前的事。如果你见到关雪悠,别告诉她你见过我,我不想打扰他们的生活。”
那女知青终究没能守住秘密。当天傍晚收工时,她悄悄拉住关雪悠的衣袖:“雪悠,我今天在图书室见到一位徐老师,她说是你老乡,还问起你呢。”
关雪悠正在整理锄头上的泥土,闻言手指一颤,铁锄“咣当”一声掉在地上。“徐老师?”她强作镇定地弯腰捡起锄头,“她长什么样子?”
“二十几岁岁左右,头发梳得很整齐,说话特别温柔。”女知青回忆道,“对了,她眼睛下面有颗泪痣。”
关雪悠的心猛地沉了下去。是徐秀。
那个曾经设计陷害徐应怜的徐秀。
她本该在劳改农场接受惩罚,怎么摇身一变成了“徐老师”?
“她还说了什么?”关雪悠听见自己的声音有些发抖。
女知青压低声音:“她说没脸见你们,让我别告诉你。但我看她好像很难过的样子……”
关雪悠整晚辗转难眠。
月光透过知青点的窗户洒在她的被褥上,像一层薄霜。
她想起去年冬天,徐应怜挺着微微隆起的肚子来知青点看她,带来亲手织的毛线袜和腌制的酸梅。
那时徐应怜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光彩,却只字未提徐秀的事。
第二天劳动休息时,关雪悠借口去厕所,悄悄溜到了农场图书室。
透过窗户,她看见徐秀正踮着脚尖整理书架,侧脸在阳光下显得格外苍白瘦削。
那件蓝布衣裳洗得发白,袖口已经磨出了毛边。
关雪悠深吸一口气,推门而入。
徐秀回过头,脸上的表情从惊讶到羞愧再到惊喜,转换得无比自然。
“雪、雪悠?”她的声音颤抖着,手中的书本“啪”地掉在地上。
“徐秀姐。”关雪悠僵硬地站在原地,“听说你在这里。”
徐秀的眼眶瞬间红了。她快步上前,却在距离关雪悠两步远的地方停住,像是怕被嫌弃似的。
“我、我对不起你们!”她的眼泪夺眶而出,“更对不起徐应怜……”
关雪悠没想到会看到这样的徐秀。
记忆中那个总是昂着下巴、眼神凌厉的女人不见了,眼前的徐秀肩膀瑟缩,眼神躲闪,像个做错事的孩子。
“你、你先别哭。”关雪悠手足无措地从口袋里掏出手帕。
徐秀接过手帕,却没用它擦眼泪,而是紧紧攥在手心里。
“我不敢求你们原谅……”她哽咽着说,“我当初真是被猪油蒙了心,才会做出那种事。”
图书室里很安静,只有徐秀压抑的抽泣声。关雪悠注
第72章 开装!(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