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开局1960灾荒年,每天一分钱秒杀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章:李老爷子:一定要记得你们大哥的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爷爷抓一把尝尝味就行,剩下的你带回去自己吃。”

    最后,李老爷子强忍着来自花生米的诱惑道。

    李复兴摇头说:“爷爷,这些都是给你的!你孙子我如今可是轧钢厂的采购员了,想吃个花生还是够的。”

    “采购员啊!不错!不错!”李老爷子高兴的说道。

    采购员在这个时候十分受欢迎,可以接触到很多物资。现在最紧缺的便是物资,至少,以后孙子不会饿着了。

    然后,李复兴又拿出一袋面粉。

    “爷爷,你和我奶奶如今都年纪大了,往后要多吃细粮。”

    李老爷子看到那袋面粉后,直接惊呼。

    “富强粉!”

    在这个年代,家家户户连粗粮都不够吃的,所以面粉一年也吃不了几次。

    而富强粉的质地、杂质等方面,属于最好的面粉。

    李老爷子看着,不由得叹了口气。

    如果把富强粉换成粗粮,得买多少粗粮啊?现在农村里,别说细粮了,就是粗粮都不够吃的。

    不过,李老爷子心里也很感动,觉得孙子比儿子还孝顺。

    “这些富强粉,都能娶个媳妇了。”

    的确,在这个时候的农村,几斤粮食就有可能娶上一个媳妇。

    把家里的姑娘嫁出去,不仅能减轻家里的负担,连吃饭的人都少了一张嘴,因此,许多家庭连彩礼都不要。

    “娶媳妇的事儿,爷爷你们就不用操心了,我爸已经安排好了。我在城里顿顿吃白面,这些面粉,你们也放开了吃吧!”

    说着,李复兴把鸡蛋拿了出来。

    “这是鸡蛋,坏了,有三个烂了。”

    李老爷子转过头一看,真的看见了三个碎鸡蛋,里面的蛋液全没了,顿时心疼不已,这可都是吃的啊!

    “你带这么多好东西回来做什么?”李老爷子假装责备道。

    李复兴故意说道:“爷爷,以后我会经常回来,家里自然要多备点吃的,那些棒子面剌嗓子,我可不喜欢吃。”

    李老爷子闻言,满脸欢喜:“真的吗?好!等会儿让你奶奶给你包饺子吃。”

    一听大孙子往后经常回来,他瞬间不在意别的了。在他心里,孙子金贵,就得吃细粮。

    李复兴点点头:“行,等会儿我帮着剁馅。”

    然后,他又拿出了一块大肥肉,一块五花肉。

    李老爷子的眼睛都瞪大了,这么多肉,大多数都是肥肉、好肉!

    “那个……”

    李老爷子怀疑,孙子是不是把一整年的肉定量都买回来了。城里物资是充足,可是城里物资都是有定量的,特别是肉这种紧俏货。

    李复兴不等李老爷子说什么,直接说道:“爷爷,我做的是采购,弄点肉很正常。您和奶奶就放心吧,以后咱家不缺吃的。”

    李老爷子仔细一想,也对,自家大孙子可是采购员。

    他差点儿把这事忘了。

    “这肉真不错,爷爷先去炼油。”李老爷子对那块大肥肉赞不绝口。

    李复兴此时才意识到,这个时期的人们居然这么渴望油水。

    李老爷子把东西整理好,拿起大肥肉开始切起来,切了一盆,随后就点火烧锅。因为天气炎热,肉不能久放,需要尽快处理。

    肥肉炼油后,剩下的油渣就能包饺子,根本不用额外的肉馅。

    五花肉抹上盐,做成腊肉,可以留着慢慢享用。

    “我去挑水。”李复兴发现水缸里的水不多了。

    但是被李老爷子拦住了:“复兴,你去休息,等会儿你堂叔就会来给家里挑水。”

    李复兴也想起来,现在是堂叔李德军在照顾两位老人。

    堂叔家也不富裕,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之前他们家人口多,兄弟四个,所以分家时几乎没分到什么财产。

    但那时,李复兴的爷爷帮过他们。

    为了报答李复兴的爷爷奶奶,堂叔两口子会时常来帮忙,像挑水、劈柴这种重活,基本上都是他们帮忙做的。

    李老爷子可舍不得让自家孙子做这些重活。

    这时,有三个小孩跑了进来,是堂叔家的孩子:八岁的旺财,七岁的旺业,以及五岁的旺花。

    孩子们赤着脚,衣服也都补满补丁,小手都脏兮兮的,一副营养不良的模样。

    边跑边叫嚷着:“大哥,我们也想吃花生。”

    显然,是听到消息便跑来的。

    “都过来,把手洗干净了。”李复兴拿起水瓢,一边舀水一边说道。

    几个孩子很听话,乖乖照做。

    “一定要把手都洗干净了。”

    李复兴继续舀水,不过见他舀到第四瓢时,李老爷子有些欲言又止。

    眼下正值干旱,河水几乎要干涸了。用水一事,导致周围好几个村子闹起矛盾,还因此死了几个人。

    “大哥,洗完手的水还能拿

第3章:李老爷子:一定要记得你们大哥的好(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