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开局1960灾荒年,每天一分钱秒杀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4章:领导定性,小李同志大功劳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乖孙子有这份心,他就已经很知足了。

    又不得不说他那混蛋儿子了,出去上了那么多年的班,啥大件都没给他买过,算是白养了那么多年。

    “奶奶,我那也准备了,你看,这是我从委托商店买的,不用票。”李复兴说着也把自己那台收音机拿了出来,给爷爷奶奶看。

    “爷爷,这台你留着。”

    李老爷子见乖孙子也有,这才接过收音机,满脸笑容。

    他仔细端详摸索着收音机,宝贝的不行。

    “复兴,饿了吧?奶奶给你做饭去。”

    “不用奶奶,你歇着,等我回来做,以后你们就等着享福就行。”李复兴笑着说。

    李老太太显然很爱听这话,笑的合不拢嘴。

    “行,我先过去了。”

    李复兴接着出门,向老支书那儿走去。

    此时,老支书那里的一群人正讨论的热火朝天。

    “雷教授,大规模推广那种压水井,是否可行?”一名穿着中山装的男人问道。

    这问题很关键,据他了解,现在国内很多地方都出现了大规模干旱,情况不容乐观。没有意外的话,国内粮食产量今年是要下降很多了。

    压水井他刚才已经体验过了,出水量虽然不大,但出水效果也还可以,是值得推广的。现在他需要更加专业的分析和看法,让他能往上面汇报。

    雷教授正要说话,就听李家庄的老支书大喊:“复兴,快进来!”

    众人的目光顿时被吸引,落在匆匆赶来的年轻人身上。

    雷教授旁边的年轻人有点酸,压水井那种好东西,竟然是这个没读过大学的年轻人发明的。

    “老支书。”李复兴快步走进屋内,大方的跟老支书打了招呼。

    居中站着的中山装男人,胸前别着一支精致的钢笔,头发也梳的一丝不苟,身份应该不简单。

    “复兴,我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是北平城来的大领导,这位是雷学有教授……”老支书挨个给李复兴介绍几人。

    李复兴态度不卑不亢,挨个跟几人握手:“您好……”

    “听说小李同志在轧钢厂工作,真是年轻有为。”那位老支书口中的大领导率先表达了自己友好的态度。

    雷学有教授也说道:“对,竟然发明出了压水井这种取水方便的东西,对缓解我们农村的干旱可是意义匪浅。”

    李复兴赶紧说道:“领导,雷教授,实不相瞒,这压水井不是我发明的。”

    老支书一听就急了。

    中山装男人和雷教授都是一愣。

    不是你发明的?

    刚才李家庄的老支书和大队长可都说是你发明的,这谎报问题,可不是件小事。

    雷教授身边的年轻人不由心中一喜,对老支书严肃说道:“你们谎报发明者,思想可是有大问题!”

    老支书和大队长皆是脸色苍白。

    李复兴看向那个说话的年轻人,从他进门开始,就从这人身上察觉到了一丝敌意。

    “你乱扣什么帽子?”李复兴开口质问。

    雷学有教授也皱了皱眉,加重语气说道:“小毕,注意言辞。”

    中山装男人温和的笑了笑:“都别吵,听小李同志继续说。”

    老支书和大队长都长出一口气,颇为不善的看了看那年轻人。

    年轻人顿时面色涨红,心中对李复兴的敌意更深。

    李复兴淡淡瞥了他一眼,没把他放心上。这种自命不凡、眼高手低的人,除了嫉妒别人以外,一无是处。

    他收回视线,对中山装男人说:“领导,其实压水井在我国宋朝时期就出现了,不过那时候的压水井跟我弄的那个有些不同,但原理却一样。”

    “我无意间在一本书上看见了相关记载,也比较感兴趣,就自己闲暇时琢磨,改进了一下,就成了现在你们看到的压水井。”

    这次说清楚了。

    雷学有教授非但没有看低,反而对李复兴很欣赏。

    李复兴自然是有备而来,把之前画的图纸拿了出来:“你们看,这就是我改进设计的……”

    他的解释中带了一些专业名词,比如地下水位、大气压之类的,甚至还引用了些数据支持,让结论更加清晰可信。

    “小李同志,你是个天才,在轧钢厂太浪费天赋了,不如来我们大学进修怎么样?”雷学有教授马上抛出了橄榄枝。

    李复兴摇了摇头:“谢谢雷教授抬爱,我对现在的生活很满意,只能拒绝您的好意了。”

    去了大学,根本不方便倒腾物资,还会拖慢拼夕夕的升级。

    要紧的是,他其实不太喜欢读书学习,更是非常厌恶考试。

    雷学有教授虽然觉得可惜,但人各有志,也就不再劝了。

    那位中山装大领导也开口了。

    “虽然这压水井是宋代就有的,但小李同志你能从古籍中发现改进,也是一份大功劳啊!”

第24章:领导定性,小李同志大功劳(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