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随后说道:“我们厂里有辆货车出了点毛病,两位师傅可不可以帮忙跑一趟,给我们送到北平东边去?”
收了东西便不好拒绝旁人的请求,自古以来便是如此,拿了好处不办事,那是肯定不行的。
姜涛寻思了一下,北平东边,与轧钢厂距离不算近,如果特地去送,要多走三十多分钟的路,但他刚刚看了一眼两包大前门里夹着的东西,那是一张半斤的肉票。
拿到手里的东西,哪还有拿出来的道理?
随即说道:“同志都这么说了,那我们便帮这个忙,谁叫咱们是工人兄弟呢。”
青年听到这话,脸上露出笑容,可算是把这麻烦事解决了,他点头说道:“对,工人兄弟就得互帮互助嘛!”
……
与此同时,李复兴带着两只烧鸡回了村里,到家之后,将其放在厨房中。
家里的两名老人都习惯了,这段时间吃的更好,他们的面色肉眼可见的红润起来,和别的村民们有明显的区别。
幸亏李家庄内部非常团结,要不然单就这面色上的差距,便要遭人举报。
菲菲这小妮子,由于奶粉管够的缘故,现在长得又白又胖,煞是可爱,而且现在都开学习爬了。
旺花跟在她旁边,一边看着她一边跟她玩,这一对小姐妹眼下相处的非常和谐,可往后会是个啥样子,谁都说不准。
李老爷子不在家里,应该是去村里转悠了。
李老太太则是一边听着收音机,一边在补衣裳。
其实,按他们家这条件,直接做新的就是,都用不着补,就连最流行的的确良料子都还有呢。
但李老太太一辈子节俭惯了。
一会儿她还得去喂家畜。
对的,李复兴的奶奶不久前养了一些鸡鸭鹅,家中吃的越来越好,也时不时会剩下一些剩饭剩菜,有家畜也能不浪费。
而且年纪大了总要有点事情做,否则也太闲得慌了。
“复兴,支书说你带回来的那什么私聊,鸡挺愿意吃。”李老太太说道。
好吧!李复兴清楚奶奶这是想要一点。
他说道:“行奶奶,过几天我弄回家里一些来。”
李老太太笑着说道:“用不着太多了。”
她听说吃了那东西,鸡长得就快,因此她才想要点试试。
其实李复兴心中多少有点不太愿意,饲料喂出来的鸡,根本就不如散养的鸡好吃,但既然奶奶想弄,那就由着她便是。
“奶奶,我爷爷干啥去了?”李复兴问道。
李老太太说道:“他现在成天在外头晃悠,这会儿可能去看别人家干活去了。”
“行,我也过去看一眼。”
李老太太笑着点头:“好,去吧。”
老头子那是闲着晃悠,她乖孙子那是去指点别人干活,性质就不同。
李复兴很快便到了奶奶说的那个地方。
老支书等人都在一旁站着。
“复兴过来了?”
众人都笑着打招呼。
李复兴掏出一包烟来,散给男人们每人一根。
“怎么现在开始挖地窖了?”李复兴问道。
他穿越来之前,是南方人,打小便没见过几次地窖,感觉挺新奇。
李复兴清楚,用地窖来储存粮食,是最简单的方法。
自打他提出存粮食之后,村里开始着手准备,并且非常重视,是老支书亲自负责。
“还是早些挖好,要不等到天冷,土都给冻上,便很难挖动了。”老支书说道。
此外,早些挖好了,也能早些用上。
村里给了李复兴一些钱,请他帮着买粮食,必须得在冬天来临之前,把粮食给储备充足。
“复兴,给村里多弄些土豆和红薯。”有村民说道。
这些东西即便不是人吃,也能拿来喂家畜。
老支书哼了一声,说道:“这用不着再提醒复兴了。”
李复兴笑着点头:“大伙安心就是,我正在联系呢,应该用不了多久便能送回来了,你们在这之前,可得把地窖给挖好才行。”
将粮食放在地窖中,能大大延长其储存时间。
李复兴左右看了看,并未发现自己爷爷的身影,便问道:“大家有没有看见我爷爷?”
“刚刚还在这呢。”老支书说道。
有村民说道:“叔公好像是找人去了。”
李复兴愣了一下,找人去了?
“好像是想挖个地窖。”那名村民继续说道。
在场人这才反应过来。
李复兴家里的粮食那么多,的确是需要个地窖来储存。
“你们家倒是也应该挖一个地窖。”老支书对李复兴说。
“哦对复兴,还有件事,那个饲料还有没有了?挺好用呢。”老支书又说道。
李复兴说:“行,我回去了一块问问。”
第224章:吃人嘴软,拿人手短(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