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听这话!
朱标脸上浮起了一抹诧异之色,随后惊讶的说道:“朱应成婚还不到一年?竟然这么快?”
“这朱应倒是福气大啊。”
“成婚不到一年,已有子嗣。”
朱标微微摇头,脸上浮现出感慨的神情。
“成家了好,有子嗣了更好。”
朱元璋笑了笑,老脸上此刻挂着一抹旁人难以捉摸的深意。
这一说。
朱标也是立刻会意。
“的确。”朱标点了点头,动作不紧不慢,神色透着沉稳。
他心里十分清楚,对于皇帝而言,一个在外统兵的战将,若是无妻无子,反倒不是好事。
毕竟,没有家庭的羁绊,一旦被敌人拉拢,便随时可能叛逃。
但有了子嗣,这子嗣便成了他的软肋,成为朝廷掌控他的一种方式。
这,就是皇权!
这,就是御下!
“爹。”
朱标微微欠身,神色恭敬:“正妻诞子,理当赐予一份贺礼,彰显皇家恩泽。”
说着,朱标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温和的笑意。
闻言!
“哈哈。”
朱元璋爽朗一笑,笑声在宫殿内回荡:“标儿,说到底,你对这朱应的看重当真是远超他人。”
“以往那些臣子,能够得到你恩赐一次,就如沐天恩了。
“但是对于这朱应,你可谓是恩泽不断啊。”
朱元璋一边说着,一边轻轻摇头,眼中满是对朱标的慈爱与感慨。
毕竟整个大明天下,能够值得朱元璋如此态度的,也唯有朱标了。
“既是人才,理当重用。”
朱标神色认真,语气坚定,
“而且……”
朱标话音停顿一刻,面带着几分思索的神情,继续说道:“虽说儿子没有见过这朱应,但不知怎么的,似有一种亲近之感。”
“说到底,儿子也是很好奇这朱应究竟是什么样的。”
朱标一边说着,眼中也满是对朱应的好奇。
“待得这一次定了北元,就召这朱应入应天述职吧。”
“在辽东平定后,就该召他入应天了,只不过因为辽东诸事未定,降卒整编事情众多,也只能让他暂时待在大宁履职。”
朱元璋微微点头,当即说道。
“据兵部上奏。”
“朱应不仅善于统兵征伐,更善于练兵。”
“如今大宁边军,还有会州整编的元军降卒已经在他的训练下成型了。”
“此番沐晟到了后,也算是捡了一个便宜,无需耽误时间去整编训练了。”朱标笑着说道。
“沐晟。”
“相信他不会落了他爹的威名。”
“英儿难得开口求咱,这一次却请求让沐晟去北疆为将,可见英儿在云南也听到了朱应的名声,特意让沐晟去北疆磨炼一番啊。”朱元璋微微一笑。
提及沐英时,朱元璋也是显得十分慈祥。
“大哥也是统兵之才。”
“云南在大哥镇守下百姓民安,外族不侵!能够让大哥特意请命派去大宁为将,可见大哥对朱应也是非常看重。”朱标也是笑着说道。
“所以。”
“别说你对朱应好奇,咱也好奇。”
“看着这朱应如此了得,也是如此年轻善于统兵,咱…”
朱元璋缓缓说着,双眼微微眯起,话音停顿。
此刻,仿佛陷入了回忆。
“咱想起了曾经的文正了。”
说到这里,朱元璋的眼神里有了一丝落寞。
“如若文正性格不骄纵,不那般残忍跋扈,没有背弃咱。”
朱元璋轻轻叹了口气,脸上挂着一抹忧愁,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愧疚:“或许…咱也不会那般对待他。”
朱文正,昔日朱元璋麾下的一员悍将,更是朱元璋的亲侄儿。
曾经,他在战场上英勇无畏,为朱元璋立下赫赫战功。
但后来,因为贪心不足,犯下大错,最终让朱元璋不得不对他进行处置。
然而这么多年过去了,朱元璋说不想念那是假的。
毕竟,朱文正身上流着和他一样的血,是他的亲侄儿。
朱元璋哪怕再心狠手辣,可他终究是顾念亲情的啊。
“爹。”朱标看到朱元璋陷入回忆,神色有些黯然,立刻轻声安慰道:“过去的已经过去了!当初他所作所为,实则是自找的。”
“这也不是爹的错。”
朱标一边说着,一边轻轻拍了拍朱元璋的手臂,试图给予他一些安慰。
“恩。”朱元璋点了点头,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似乎想要把那些不愉快的回忆都一并吸走。
随即他也回过神来,不再提及朱文正。
在如今朝堂之上,有着诸多禁忌
第134章 蓝玉:吕氏,你只是妾!不要惦记不(1/4),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