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从战场捡属性开创诸天大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50章 朱元璋父子之议!封赏定!赐朱应夫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有了唐铎的开头,满朝文武也是纷纷回过神来。

    众人神色各异,有惊叹,有感慨,而后整齐划一地向着朱元璋拱手道贺。

    此刻,奉天殿内气氛热烈,大臣们的道贺声此起彼伏。

    不管怎样,虽说朱应的杀敌战果惊世骇俗,令人难以置信,但北伐首战破城这一事实确凿无疑。

    李景隆身为将领,断然不会拿如此重大的战果来谎报欺君。

    毕竟,欺君之罪在这大明律法中乃是重罪,李景隆就算有天大的胆子,也绝不敢在这种关乎国家战事,军心民心的大事上弄虚作假。

    哪怕他是当今皇上的亲戚。

    随着议题被拉回正轨,朱标从思绪的深处回神。

    他微微躬身,神色庄重,声音清朗地说道:“父皇!北伐首战得胜,此乃吾大明之喜。”

    稍作停顿后,朱标目光坚定的看着朱元璋,继续道:“儿臣以为,朱应既在首战就立下如此大功,理当予以恩赏,以此激励全军将士,让将士们知晓吾大明恩赏之功。”

    朱标言辞恳切,说罢,再次对着朱元璋躬身一拜,态度极为诚恳。

    闻言。

    朱元璋脸上浮现出一抹温和的笑容,他微微点头,说道:“标儿说的自然在理。”

    接着,他语气一转,神色间多了几分深思熟虑:“只不过,如今大战才刚刚拉开帷幕,一切胜果还需等待北伐之战彻底尘埃落定后再行封赏。”

    “你不是一直想要召朱应入应天觐见吗?”

    “此番北伐之战结束后,咱便下旨让朱应一家入都觐见。”

    说到此处,朱元璋眼中闪过一丝肯定:“当然,此番他立下大功,不能不赏,不能不夸赞。”

    “咱理当拟旨一封,好好夸赞一番,并且将这一战功详细记下,待得北伐落定,一齐论功行赏。”

    显然。

    对于封赏之事,朱元璋心中有着自己深远的考量。

    如今的朱应已非昔日在辽东战场上征伐立功的无名小兵,而是大明执掌一方兵权的卫所指挥使,地位已然不低。

    昔日在指挥使之下,为了鼓舞士气,激发将士们的斗志,可以临阵封赏,以此来激励全军。

    但如今,朱应已然身居指挥使高位,如若首战就大肆封赏,那未来他再立下赫赫战功,真的会面临封无可封的尴尬境地。

    对于帝王而言,若真到了封无可封的地步,那绝非什么好事,反而可能会引发一系列难以预料的问题。

    “父皇,如今朱应已经娶妻,并且其妻也已育子。”

    “此番北伐首功,依父皇之意不能直接封赏,或可加封朱应之妻一个诰命。”

    “昔日辽东平复时,儿臣就有此心,不过诸事繁杂,儿臣一时疏忽忘记了。”

    “此番朱应再立奇功,理当如此。”朱标微笑着,不卑不亢地说道。

    “哈哈。”朱元璋爽朗地大笑起来,笑声在奉天殿内回荡,充满了慈爱与对朱标的无限信任。

    随后。

    朱元璋道:“标儿当真是对朱应颇为看重啊。”

    随后,他语气一转,没有任何犹豫的说道:“好。既然你开口了,那这个诰命,咱肯定是要封的。”

    朱元璋目光扫视一圈,高声下令:“拟旨。朱应,为国开疆拓土,斩灭北疆强敌。”

    “北伐首战破城之功,暂且记下,待得北伐战定,一齐封赏。”

    “朱应之妻,赐封五品诰命,享五品俸,享觐见不跪。”

    在奉天大殿一旁,负责拟定圣旨的官吏立刻全神贯注地记录下来。

    只见他迅速拿起毛笔,蘸了蘸墨汁,在纸上奋笔疾书,将朱元璋的旨意一字不漏地记录下来,只待之后朝议散去呈奏而上,盖上大印就可发至北疆。

    “标儿,这样可好?”朱元璋笑了笑,目光慈爱地看着朱标。

    “五品诰命是不是有些低了?”朱标思索一瞬,笑着提出自己的看法。

    “毕竟是第一次敕封,足矣。”

    “倘若朱应再为国立功,咱不仅给他晋功,还会给他夫人继续加封。”

    朱元璋当即笑着回应,眼中也透出对朱应未来立功的期待。

    “父皇圣明。”朱标当即躬身一拜,对朱元璋的决策表示认可。

    而对于朱标如此看重朱应,不惜亲自开口请封,朱元璋心中十分满意。

    如此一来,满朝文武都知道朱应是朱标看重的人。

    久而久之,朱应必然会感恩朱标之恩,他日定会誓死为朱标效力。

    帝王御下,讲究恩泽以待,这正是其中的精妙之道。

    朱元璋可以封赏,但这份恩情却要让朱标来收获。

    或者说,这就是父子之间心照不宣的一场双簧,通过这样的方式,既彰显了皇家的恩泽,又巩固了朱标的威望。

    “北伐首战破城,这的确是值得庆贺。”朱元璋神色一正,看向唐铎,语气沉稳地

第150章 朱元璋父子之议!封赏定!赐朱应夫(1/4),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