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李君华的声音,于业有些恍惚,一年多以前那个捧着稿纸皱着眉头计算自己随手写给她的流体力学题目的小姑娘,如今已经成为了燎原兵工厂航空工业负责人。
不得不感慨,战争真的可以加速人的成长。
“好啊,我这就跟你们一起去看看。”
于业大手一挥,示意李君华在前边带路。
随即扭头跟司令说道:“司令,您要不跟我们一起去凑凑热闹?”
“哈哈哈,就算你不提这一茬,我也得厚着脸皮跟着你一起去,我们燎原兵工厂生产的第一架飞机,无论如何都得去看看!”
司令的兴致也很高,还跟于业开起了玩笑。
于业跟着李君华来到了专门搭建的机库中,由于各项工作都处于赶工的状态,目前这个机库除了穹顶已经封顶以外,其他到处都还残留有施工的钢筋混凝土痕迹,可以说简陋到了极点。
在走进机库以后,于业只是大致扫了一眼周围,而后就被机库正中间的那架银灰色的战斗机给吸引住了。
说是战斗机其实也不太准确,因为这架“战斗机”其实还只是一个空壳子,连起落架都还没有装上,就用了两摞砖头垫在机体框架下面,怎么看都有一种临时拼凑起来的潦草感。
但是,就是这么只看了一眼,于业就再也挪不开眼。
因为这架几乎没有做涂装的“飞机”,于业实在是太过熟悉了,在他的记忆中每次去逛军事博物馆的时候总要在它面前久久停留。
没有别的原因,只是因为它是我们国家航空工业的起点,有太多也太重要的意义了。
“诶,李总工啊,你们这架飞机怎么没有螺旋桨啊?没有螺旋桨这飞机怎么能飞上天?”
司令绕着这架“飞机”转了好几圈,而且在周围的配件里看了好几眼,这才确定原来这架飞机真的没有螺旋桨,这让他很是好奇。
“司令,咱们这是新式飞机,跟您做个通俗的解释,如果飞机的速度足够快,机翼上方的气流速度将会远远高于机翼下方的气流速度,这样就会形成一个向上的托举力。
这样,即便是没有螺旋桨提供升力,这飞机也能起飞了。”
李君华跟司令详细地科普道。
司令尽管非常努力地在听李君华解释,但是无奈最终还是没有听懂,只留下满脑门的问号。
“哈哈哈,君华,你就别跟司令解释那么太多了。你只要告诉司令一个道理,就是力大砖飞就行了。
只要我们使的力道足够大,就算是石头都能被我们扔上天。
换句话来说,如果力道再大一点,飞机这好几吨重的铁疙瘩也能被我们给扔上天。”
于业笑着打断了李君华的科普,简单明了地跟司令解释道。
司令听到这话哈哈大笑:“对,要不说我跟于业这小子很投缘,就是这小子能用一些我能听懂的话来解释我看不懂的问题。
科学真是好啊,我们这帮人五大三粗的,打仗不要命是一把好手,真正的搞建设发展生产力,那还得是你们。”
于业笑了笑没说什么,走到那架根本没有涂装,甚至还带着不锈钢本色的银灰色飞机框架面前,伸出手来机翼上轻轻地抚摸了两下。
李君华全程关注着自己老师的动作,她从来没见过自己的老师如此温柔过,从来没有。
如果打一个不那么恰当的比喻的话,恐怕于业抚摸他的爱人都没有那么温柔过。
于业的心里剧烈波动着,最终归于平静,或者说最终面上归于平静。
脱胎于米格-17,是仿制更是一种超越,是一种引进,更是一种吸收。
“总装开始吧。”
于业深情地看着这架飞机框架,将他的手收了回来,尽可能用平静地语气说道。
说完这句话以后,于业就退开几步,彻底离开了作业现场,把整个总装现场都交给了李君华。
这是独属于李君华的舞台,也是展现出她能力的平台。
这架飞机将会是李君华出师的作品,也是于业对她的考校。
得到了老师的认可,李君华开始了她的临场指挥和调度,她自己也拿着各种工具参与其中各种关键部件的安装。
涡喷发动机。
磁罗盘。
气压高度表。
空速表。
陀螺半罗盘。
光学瞄准系统。
发动机仪表。
简易雷达测速仪。
......
一件接着一件仪器装上了这架飞机的框架之中,如同骨架被血肉一点点的填满,这架飞机似乎也有了生命力。
它不再是冷冰冰地一堆机械,而是开始有了生命力,有了一种想要飞天的感觉。
于业看着李君华手里拿着各种装备穿梭在各个安装的关键节点上,纤细的身子与银灰色的飞机框架形成了一种极致的反差。
人性的柔弱与坚韧,工
第634章 总装完成!(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