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赶我出家门,祖陵崩了你们哭什么?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五十五章:萧澜配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圣人殿内鸦雀无声。

    殷知行和苏仲的问题很尖锐,叫萧天道、洛玉冰、萧玄的脸色都难看得很。

    唯有萧澜,见着宁尘昔日的朋友这么坚持着为之洗清冤屈讨回公道,不由眼前一亮。

    “这……这臣也是没有办法啊。”

    萧天道急中生智,把锅甩给殷知行:

    “臣本来是想隐瞒尘儿叛国的,可那次前来,您一直追问,臣才不得不吐露实情。”

    “既然您都知道,那朝廷知情也只是时间问题。”

    “如若由您禀报,那就显得我萧家是在刻意隐瞒,到时必会受到严惩。”

    “为了全家上下的安危,臣才不得不全面向朝廷袒露实情。”

    洛玉冰赶忙附和:

    “是啊。”

    “尘儿是重要,可若是您在我们之前把他叛国的事情禀报给朝廷。”

    “那他既难逃一死,我们萧家的其他人也会受到牵连。”

    “我们只能在有限的选择中,保全最多的人。”

    这么解释倒是也没什么问题。

    殷知行端起茶杯,陷入短暂的深思。

    如果是宁尘刚离开,他就奉帝君之命全权调查,那萧天道等人根本来不及构建出这么周密的说辞、伪证。

    可截至当下。

    距宁尘离开萧家已经过去了二十天。

    萧家自然不会白白浪费这些时间,势必已经将所有不利于宁尘的证据都布置妥当。

    现在想从萧家入手,把伪证一一颠覆,难度极大。

    而本来得知了宁尘的下落,现在其又离开了幽山山脉,再次不知所踪。

    除非主动来信,否则想要找回同样困难重重。

    那么,到底该如何是好?

    帝君殷昭调换太子殷砚辞、三皇子殷知行的位置,叫他们一个负责调查信件的真伪,一个调查宁尘的下落。

    殷知行同样将之视为父皇的考验。

    只不过太子殷砚辞觉得这一考验,完全倾向于他,几乎就是为他量身打造。

    而殷知行却觉得,这也是给自己的一次机会。

    若是最后自己没能找到宁尘,而太子殷砚辞先坐实了书信是伪造的,那么自己将彻底失去父皇的信任,再也没有能力与太子竞争。

    反过来。

    如果自己找回了宁尘,证明了萧家先前所说的所有话,所拿出来的所有证据都是假的。

    那么太子近些年本身就办事不利,现在又多次被萧家当枪使,父皇定会好好掂量他到底有没有能力在未来继任帝君之位。

    再往深了说。

    宁尘一事已经闹得非常大,国内遍布通缉令,国外其他王朝也是或多或少有所听闻。

    一旦证实了宁尘从未叛国。

    天元王朝亦会面临舆论质疑,有损颜面。

    这时候必须推出一个人,来承担后果。

    谁最合适?

    当然是来萧家调查半天,咬定了宁尘叛国。回到朝廷,又咬定宁尘书信是伪造的太子殷砚辞!

    到时都用不着殷知行亲自做什么。

    一向看好他的朝廷重臣们,自会联名施压,要求罢免殷砚辞的储君之位!

    可以说。

    那一人之下亿人之上的位子。

    能否由自己取而代之,就在此一举了。

    但越是这关键的时刻,殷知行就越是沉稳,没有急于沉浸在喜悦之中。

    要知道。

    这件事能否做成。

    既关乎宁尘的安危、自己能否成为储君。

    更是和自己的生死也紧密相连!

    如果自己不能推翻萧家的证据,不能找回宁尘,现在所想象出的美好未来,将轰然破灭。大哥殷砚辞也定会斩草除根,确保储君之位再也不会动摇。

    一声微不可寻的鼻息之后。

    殷知行将茶杯放下,再度看向了萧天道、洛玉冰夫妇:

    “那我们再来说说宁尘叛国的事。”

    “据上次见面所言,叛国一事,只有他离开萧家之前主动承认过。除此以外,所谓的与魔狱女帝的书信往来,邀约,皆无从查证。”

    “这又是大半个月的时间。”

    “几位可又查出些什么?”

    萧天道摇摇头:

    “并未查出什么。”

    “尘儿心思向来缜密,这些东西他肯定不会留着等我们发现。”

    苏仲嗤笑一声:

    “既然宁兄心思这么缜密,连书信往来都没有暴露过,又岂会吃饱了撑的,在离去之前主动宣扬?”

    “这对他有什么好处?”

    “所以说,这番话要么是你们编造的,要么就是宁兄说的气话,被你们顺势放大曲解。”

    “这可和你们口口声声说的不希望宁兄有什么危险,给自己树立得委屈巴巴的沾不上边。”

    萧天道还是把

第五十五章:萧澜配合(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